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查询、重点城市房价变化同环比,前往中指云查看→

从7月底到现在,消息已经密集到每天刷都刷不过来的程度,我已经快对“重磅”这俩字免疫了。

昨天跟朋友聊天说,我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每天提笔不知道该写啥和一直玩手机的内疚自责之间的冲突,所以高低也得聊一期,缓解一下与日俱增的内耗。

消息实在太多了,比如一个星期的时间,几个重要部门连开了四场会,包括8月4号的四部门发布会,央行支持民企融资座谈会。

还有,郑州和南京连夜发的房地产宽松措施,扩大内需的消费20条,8月6号税务总局发的28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基本上把货币、房地产、消费、民营企业、税收优惠全都覆盖了。

这种阵势,以前还真不多见,我们挑重点的几个来说说。

先说郑州和南京。

郑州8月3号晚上发的15条,还是有点干货的。

大专以上学历毕业3年内买房的免契税。二胎买房给两万,三胎家庭三万。城中村改造以货币化安置为主,提了降存量房贷利率,最重要的是取消了三年的限售。

取消限售很容易理解,限售限售,是为了限制短炒的转手卖掉,现在哪还有人炒,何况还炒郑州的房子,倒是把真正想卖一换一的改善置换群体给误伤了,还不如取消掉增加点成交。

郑州是真快,去年3月份抢着放松是他,今年8月份还是他。

咦,你人还怪好嘞,不愧是新一线里的知名快枪手。

行动的快,是因为楼市凉的快。

现在郑州楼市是破鼓万人捶,一提就是降价烂尾、教育洼地,当年作为国中城市,米字高铁,全国涨幅第一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

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喝酒曾经去过那里,希望能靠着这股子雷厉风行的劲,早日走出泥潭。

南京是8月4号发的,主要说的是买新房按合同价给一定比例的补贴,具体怎么补、能补多少没说,还得等后续各区的细则出来。

也提了房票安置,有个亮点是:提出了一个叫“安置房源超市”的概念。

我大概看了一下,就是把合适的商品房和安置房整合成市级平台,拆迁户们可以跨区,跨街道去选房。

这一招还挺有创意的,能走出来的话,以后其他城市做城中村改造,也能有个模板参考。

有一说一,南京的力度比郑州多少差点,毕竟这俩地方科教文卫资源、地域人口的购买力也差着档次,只是这两年南京几个新区市场也有点拉跨,限购放开还不够,需要多挤点牙膏看效果再说。

为什么说郑州和南京呢?

前段时间北上广深四大金刚一块发声,响应说要放松认房不认贷,支持刚需改善什么什么的。

超一线大哥们拿着扩音喇叭喊,省城小弟们也不敢闲着,能憋出来一点是一点。至于二线以下的,什么限制都没有,还免契税给补贴,实在也憋不出来啥了,不用抱过多期待。

还有就是8月4号的四部门发布会。

这个会开之前,因为四大部门的级别非常高,媒体造势的声量很大,问答出来之后,很多人又感觉,啊?就这?

不是的,发布会这样的场合,更多偏向“宣讲、宣示”的性质,不用投注过多“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的情绪。

其实并不是没有超预期的提法,比如经济参考报的记者问了,降准降息是否还有空间。

央行回答的两句话,值得好好琢磨:会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这个问题能提出来,能回应,就说明这事有戏。

这当然也是有理由的。

申万的报告说,今年三季度货币乘数的压力很大,如果不降准,年底M2就会降到不足8%。今年怎么能让银行手里缺钱呢?8月份很有可能会降准25BP。

至于降息,逻辑也很简单,只要降存量利率有实质性进展,存款利率就会接着降。

存量房贷这块大蛋糕,对银行利润影响是非常大的,国盛证券的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份,存量房贷规模达到了38.6万亿。

大冤种们,集中在2018年Q1到2022年1季度的这批人,总共有9.6万亿的规模。

要是把他们这些近6%利率降到现在的水平,银行一年利润就会损失1400亿。

这可能也是央行改变措辞的原因,之前说的是支持鼓励下调,喊了半天,银行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回就变成了“指导依法有序调整”。

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查询、重点城市房价变化同环比,前往中指云查看→

你不体面,就帮你体面。

但是,夺人钱财,如那啥那啥,从去年到现在,贷款利率一直在降,新贷款加点也没了,银行的息差一直在降,既“依法”又“有序”,这事就没那么容易。

可能会出现的局面有两个:

1,就像上一期聊的,一部分人会降,银行会优先挽留那些急于提前还贷的人。一线降的空间小,二三线降的空间大。为了避免银行之间恶性竞争,跨行之间的转按揭很难放开。

2,降存量房贷利率的同时,贷款利率是不会再降了,但是,降存款利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贷款是银行的资产,存款是负债。

存量的肥肉割一块就疼的要命,LPR再压降,银行肯定摊手说你行你上。

资产端的收入减少了,负债端的成本总得降点吧?打一巴掌还也要给个枣呢,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房贷占比大头的国有大行要降,房贷业务极少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更要降,免得中小银行趁这一波挖墙脚扰乱市场。

这是我个人觉得四部门发布会透露出的重要信号:降准保持货币流动性充裕,降存款利率保证银行利润。

以上两个部分,聊的是房地产和货币。

还有两个没聊,央行支持民企融资的座谈会,和消费20条。

支持民企这一块,座谈会有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1,这是新行长第一次现场回应民企的意见建议,主打一个规格高。

2,受邀的8家企业,各行各业,乳业、农牧、服装、电气、地产都有。房企有龙湖和美的,还有一个曾经的优等生,后来出险的旭辉。

这就很有意思了,接下来已经躺平的开发商,也有可能迎来扶持,不再局限原来的龙湖美的新城碧桂园中骏这些。

3,列席的有工行和建行,还有交易商协会,也就是说,第一支箭信贷、第二支箭发债,都要支持。

规格高、覆盖各行各业、有贷款也有发债,接下来会给优秀的民企更多的融资。

消费20条我就不一一罗列了,汽车、房子、手机、家电、家居、餐饮、文旅都提到了。

看起来很多,其实一点也不少。

重点是发改委提到的两句话:

1,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

2,下一步要制定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的政策。

这两个表态,是以往推出类似政策时比较少见到的。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2月份的时候,统计局发的《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把全国居民收入分成5组,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2022年,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只有3.2%,全国平均水平是5%。

把时间线拉长到近三年,2020-2022年,低收入群体收入平均增速只有5.2%,比其他四组都要低。

与此同时,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10.2倍扩大到了10.5倍。

人人知道消费不行,人人都知道买买买这玩意不是刺激出来的。

这次专门强调,不是要掏空钱包,接下来要给低收入群体增收,不管是转移支付、以工代赈、技能培训还是减税、医保住房教育优惠,肯定会围绕三个方向:挣钱、省钱、发钱。

以上,救房地产、促进消费、支持民企、降准降息的预期,咱们挨个梳理了一遍。

每一条单拎出来,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哇”的一下那种惊艳。

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征,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特征:

调控的方向变了。

从大开大合的投资端刺激,转向对居民和企业的需求端托底。

国君宏观的报告说,这直接指向了当前经济的堵点——资产负债表循环。

我是这么理解的,大家看前两年,还有疫情之前,每次说政策要来了要来了,大概就两个路子:

要么是降LPR,超量做MLF这些货币政策,大水哗哗的。

要么就是全力搞基建上项目,发专项债,高速铁路雨水管网热力。

但货币和财政这两大刺激手段,是上游带下游的老方法,而现在经济的堵点,是下游的居民和企业需求和信心不足。

有钱也不敢买房,怕踩雷怕贬值。有钱也不敢买股票基金,怕掉到新的坑里。公司有利润也不敢招人甚至裁人,天天在那喊降本增效。

居民和企业的信心收缩,必然会带来存款暴涨、需求下降、岗位减少,终端的物价、工厂的原材料价格也会随之低迷。

传统的刺激方式,这个时候有点像“饿了给个更大的碗”,解决不了信心不足的问题。

就算是买个鸡蛋灌饼,也得“我说鸡蛋你说要”才行。

东吴证券报告形容的很贴切:如果说去年底叫“放开1.0”,那现在应该叫“经济放开2.0”。

所以这次为啥好多人觉得,这一周声势这么大,跟原来期待的不一样,这不对劲啊,尤其是爱炒房炒股那帮人,只要没见到大放水,就觉得低于预期了。

给民营房企融资,把该交的楼交了,恢复对期房的信心,大家才敢买房,敢装修敢买家具家电。

给存量房贷降利率,减轻月供的负担,提前还贷的心理才能平衡,省出来的闲钱才能去做其他事。

给那些想买车的,想买手机的,想买家具的补贴,给开厂的做生意开公司的减税减租。。。

钱才能流动,资产负债表才能循环,岗位才能创造。

这就是托底消费端和刺激投资端最大的区别:居民企业对“万能手段”过高的预期,和需要花费漫长时间修复之间的矛盾。

铁公基高楼可以短时间拔地而起,看得见摸得着,而居民花钱、企业扩张的信心,却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需要靠一点一点的正向反馈来提振。

身边人的感受是,减了多少税,办税环节省了几步,买房买车能省多少钱,买手机家电家具能补贴多少,完全不影响自己继续刷恐龙扛狼和山西人早上吃剩饭的视频。

PMI见底回升了,社融信贷爆棚了,出游人数新高了,各行各业似乎在以缓慢而难以察觉的速度复苏,可这跟我的生活关系不大呀。

这也是很多人对宏观的迷惑,我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过着无聊透顶又看不到尽头的生活,与冰冷的数据、万众瞩目的政策,想沾个边,似乎跟自己又搭不上边。

不是的,其实不是的。

人总是把成就归功于个人的眼光抉择,把身陷困顿归咎于外界的变化。

但是,经济并非是个体画地为牢的孤岛,而是“他好我也好”的循环流动。

未来1年,地产能不能恢复成交,手机汽车销量能不能提升,跳槽的机会能不能变多,店里的顾客能不能扎堆,大妈会不会挤满证券公司?

我不知道,也没那个算卦的能力。但我知道的是,政策已经调转了方向,外界已经出现了变化,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个人的眼光抉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