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仿佛又与这个世界是疏离的。我常常会问新接手的班级学生一个问题:能否记起每天经过的地方所看到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样子的?能具体描述吗?几乎没有孩子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这个问题在多年前我第一次被问及时,也不能清晰回答。我认识到自己和学生似乎都沾染上了“自然缺失症”。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必须正视学生与自然情感疏离的现状,重视语文学科人文性所承载的观察、欣赏等美育功能,开发生活语文资源,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景。

于是,我在班级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门博物启蒙课,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唤起小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引导学生从小与自然建立起亲密的连接,为学生开辟一条探索周围世界的新途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共处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课程价值定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课程的价值定位是课程之本。最初设计课程的时候,是想通过课程让学生的心灵与自然的变幻和谐地律动,从而穿透学生情感的铠甲,使之柔软而细腻。在长久的实践中,我对课程的价值定位也逐渐清晰。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博物启蒙课作为一门致力于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万物的通识课,带学生观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后能有什么发现?都是在不断推进中逐渐变得丰富。课程之初,我带着学生观察校园里熟悉的植物,从一片叶子、一只蚂蚁、一滴露珠开始,慢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博物启蒙课就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观察和记录,而是要善于从所观察到的自然万物中发现规律和彼此间的联系。比如到了四年级,我们会开设“动植物的生存智慧”“动植物之间的共生共栖”等专题,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尝试展开“全局性理解”探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观点后,组织辩论赛,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人格完善。能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里发现美好,有追求美好的生活情趣,是最重要的美育目标。作为社会角色,人应该是具有丰富情感和独特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的。如果学生对自然之美无动于衷、冷淡漠视,就无法激起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无法唤醒他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更无法丰富他们对人生的认识与体验。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我期待从我的班级里走出去的学生,人人都能形成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观念,珍惜自然的馈赠,从小就能深刻感受到“自然万物之间、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形成理想的生态观。博物启蒙课正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自然万物切入,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世界”,再通过适当“嵌入”历史文化、科学人文等背景知识和主题探究,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资源的丰富与有限,为他们开辟一条探索周围世界的新途径,唤起他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

课程实施策略:多力驱动,跨界融通实践

十余年过去,如今回顾整理时,我惊喜地发现博物启蒙课就是我和学生以及家长慢慢创造出来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在育人方式转型之路上。

多力驱动与创新实践。课程实施中我始终重视对“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一方面因为“博物”题材范围广,要持续开发课程,离不开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围绕课程主题常态化和持久性交流;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中,学校给予课程的规定性时间一周只有一节课,倒逼我们将课程实践向课外延伸,这就更离不开来自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与协作。此外,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教师—家长—学生”学习共同体则更有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

基于课程开发的家校协同,不仅逐渐构建起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模式,还基于共同的兴趣把不同班级的家长、不同届的家长串联起来,聚合了更多资源。例如得力家长小米妈妈在社区组织观察活动时,吸引了社区大小朋友的参与。2016年秋季我接手一个新的二年级班级,发现新班级中有两对母子参加过小米妈妈组织的户外观察课。他们钦佩米妈的大爱与博学,当得知这个米妈是我上一届博物启蒙课伙伴时,家长对我和我的课程立刻多了亲近感,我也因此有了新的课程伙伴。

基于课程实施而形成的课程团队,因为有相同的志趣更容易合作。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总会留意挖掘种子家长和种子学生,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去做。我也正是通过种子家长和种子学生“盘活”班级人脉资源,形成了稳定的班级内部学习共同体,不仅确保班本课程得以顺利实施,还常常会收获意外惊喜。比如,因为疫情博物启蒙课程户外观察活动受到限制,却也因此演绎出虚拟学习交流群,就是种子家长的智慧。

跨学科与班级建设融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跨学科、超学段的特点,需要通过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和综合融通的教育方式予以实施。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生长点,博物启蒙课也不例外。如何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家庭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贯通起来,感受到自然万物与人的生活的息息相关性?我采取的措施是从语文学科学习出发,逐步延展、生长和创造。

因此,在博物启蒙课开展过程中,在语文学科观察写作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需要整合科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活动。实施中,我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身份的优势,努力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与班级建设融合起来,主动凝聚班级科任教师和家长力量,共同设计综合性课程内容。以自然观察和自然笔记为起点,在阶段性主题单元研究中,将学生课程学习内容融入多学科的综合融通性活动中,通过班队主题活动、假期生活主题学习等,融通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

虚拟社群学习与社区互动相结合。博物启蒙课涉及知识面广博,而网上资源丰富,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虚拟社群学习,更为博物课程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2015年就有学生在博物小组分享中介绍自己在学习资料整理遇到困难时,只要在一些虚拟社群里“求助”,随时会有“高人”回复。但由于虚拟社群人员的复杂性和不可控等原因,我一般不提倡小学生独自在虚拟社群里过多交流,而是支持遇到问题先向身边熟悉的人请教,或者与父母一起在虚拟学习社群里参与某些有价值的话题学习和讨论。

与此同时,我推崇以班级、家庭或小组为圆心,将现实中的“熟人”组建成虚拟学习小社群,再逐步向外扩展。因此每个博物小组渐渐聚合了更多班级之外有着共同兴趣的成人和孩子,方便常态交流和学习任务落实。各小组在线下自然观察、博物馆参观等现场学习交流活动基础上,又自觉衍生出线上分享互动,这样不仅时间有弹性,也不会因小组成员所处空间位置受限制,更易持续常态落实。尤其是在寒暑假开展各类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各自提供的资源差异性,增加了学生对不同地域历史、地理、生态及风土人情的丰富认知。

延伸课程意义: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博物启蒙课实施十余年,我最深的感触是在探索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让自己所带的班级凝聚力更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多了情感交流的通道和媒介,因此带来的深度对话和深度合作是课程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在改变着育人方式。

强化实践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博物启蒙课不是一门单纯让学生掌握自然知识的生物课或科学课或简单的生命教育课,而是借由阶段性主题探究,创造促进学生积极探寻和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连接。

一方面,因为课程期间需要任务分工、交流主题观点和分享资料,最终形成研究小报告。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沟通与协作,有效增进了班级内部人际间的沟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研究内容及研究形式的丰富性,学生需要走进社会,需要主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因此增加了与外界联系的机会,沟通能力自然得到锻炼和提升。

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博物启蒙课没有现成的学习辅助教材,本着“从现实出发开展学习”的思路,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基于本年段学生认知以及兴趣关注点,与学生一起构建起单元主题课程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大主题之下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拓展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交往需求和兴趣点为根本的个性化学习特色。

学生在研究“昆虫的智慧生活”时,组员在各组的核心主题基础上可以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昆虫,之后组内汇总整理出研究报告,在班级内分享。选择“蚂蚁”的同学,自己不仅实地观察蚂蚁,还购买了“蚂蚁工坊”与组员一起观察;有的同学选择研究蜜蜂,就去荔枝园采访养蜂人,再上网查阅资料。

按兴趣分组,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会不断产生新主题和新思路。在不同班级中实施,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等,寻找对应的课程话题切入点,生发出有特色的小主题,进行个性化学习研究。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创生出学习的内容和经历,这也正是博物启蒙课的魅力所在。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由于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以及信息化时代,人们都似乎被手机、网络“绑架”,导致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内部情感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虚拟世界无论多么丰富,也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我作为班主任,有意将促进亲子间的创意互动作为博物启蒙课实施的策略之一。通过布置各类亲子互动性博物观察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家庭种植、饲养等活动之中,丰富家庭生活和家人间的交流话题。

在后续课程实施中,我有意识引导家长相互协作,由几个家庭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带队家长指导下带领孩子共同学习。为家长相互“松绑”的同时,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提升。

回顾十余年的探索经历,我发现育人观念和方式得到了升华,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否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育人职能,离不开班主任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个人领导力的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博物启蒙课也成为班主任专业素养有效提升的一个方向和途径。通过开发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程,我走出了“象牙塔”,打通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博物启蒙课成为学生生命长河里一段独特的生命旅程,成为教师、家长之间一条深度交往、相互学习的联结通道。

本文系广东省深圳市“十四五”规划成果培育类课题“新时代‘四尊四力’情感性班集体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cgpy21042)研究成果

〔王怀玉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第二实验学校〕

《人民教育》2023年第9期,原题为《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中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