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大河网讯 “咱们的蔬菜批发市场专门收购,供不应求,有多少卖多少。”盛夏时节,在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竹园庄村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收获新一茬的奶白菜。看着一筐筐码得整整齐齐的蔬菜过秤装车,大棚老板王运东盘不禁喜上眉梢。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宛城区充分发挥土地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规模化发展,继续提高农产品品质,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在宛城区溧河乡,当地从2020年起,当地开始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先后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98万元,在竹园庄、陈官营、十里铺、袁老家等村谋划实施蔬菜大棚项目。如今,仅竹园庄一个村就建成100个标准化蔬菜大棚,以种植奶白菜、空心菜、辣椒、豆角、西瓜、苦瓜、甜瓜等品种为主,每棚每年可实现1万元以上收益。
除了蔬菜大棚,在宛城区黄台岗镇,万亩红香芋眼下也是涨势喜人。2006年,当地政府通过市场考察,结合黑土地的土质特点,从外引进红香芋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每年未成熟就被全部预定出去。与此同时,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又将土豆与红香芋进行套种,经济效益更是翻了一番,每亩地的纯收入超过了15000元。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作用,村民们除了种地的收益,农忙时节还能做些零工,挣取另一份收入。
除了特色农业产业之外,当地还通过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虽然已接近正午时分,但在宛城区红泥湾镇的南阳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仍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忙着给米线称重、打包,搬运师傅将一箱箱“宛禾”米线装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南阳米线在本地认可度很高,但以前只局限于现煮堂食的形式。2020年起,已经营了20多家传统米线店的范祥,与两位合伙人成立了宛禾香食品,推出包装型方便米线并主攻电商销售,开辟出了一条“新赛道”。到去年年底,这个新生品牌已经跻身淘宝等平台的米线米粉类十大品牌榜,线上销售额超亿元,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实现就业。
据范祥介绍,公司与红泥湾镇庞庄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建立“双绑”机制,即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党支部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级合作社进行统一托管经营,村级合作社又与公司签订小辣椒、花生、芝麻等农产品订单,发展订单农业,收购价格略高于市场价,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村集体通过托管经营也增加了收入。同时村集体通过出租公司厂房和冷库等方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7万余元。
近年来,宛城区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以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农业品牌赋能与推广新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当地已先后创建“三色鸽牛奶”“界中米醋”“吉祥结粮油”“宛禾麻酱米线”“孟大山葡萄”“孟大山火龙果”“徐淯”黄金梨等省市知名品牌,通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走上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型产业之路。(薛小磊 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