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恐龙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相信大家多少都会为恐龙的灭绝感到有点惋惜,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恐龙的灭绝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科学家普遍认为,若恐龙没有灭绝,人类根本不可能出现。
【资料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恐龙和哺乳动物的演化历程就可以知道。
根据已知的化石证据,恐龙最早出现在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而在那个时候,哺乳动物的祖先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不断发展壮大,而哺乳动物却一直处于弱势,以至于到了大约亿年前的侏罗纪,恐龙完全占据了地球上的统治地位,而哺乳动物却基本上都演化成了夜行性小型食虫动物,为了躲避恐龙的威胁,它们只能昼伏夜出,以虫子为食。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发生在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在此之后,恐龙宣告灭绝。
而在接下来时间里,哺乳动物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仅用了2000多万年的时间,就演化出了大多数现代哺乳动物所属的目,而其中的有一种灵长目动物更是一骑绝尘,一路演化成了当今地球上的霸主,也就是我们人类。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人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天意,毕竟在恐龙的压制下,哺乳动物极难大型化,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出现了。那实际情况是否真是这样呢?这其实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不过在近些年来对恐龙的研究中,科学家确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认同度最高的观点就是小行星的撞击,其撞击产生的陨石坑被称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位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区域,科学家根据其规模估算出,当时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10公里。
需要知道的是,在此次事件中,尽管小行星的撞击在地球上引发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会造成恐龙大量死亡,但真正使恐龙灭绝的,其实是小行星撞击引发的“核冬天”。
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小行星的撞击扬起了大量的尘埃、气溶胶等细小物质,这些物质长时间地悬浮在地球大气之中,它们遮挡住了太阳光,这就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植物无法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致使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从底层崩溃,最终导致恐龙因为无法获取到足够的食物而灭绝。
然而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想要在地球上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核冬天”,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它撞击在地球表面特定的位置上,而“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正是一个“特定的位置”。
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所在的区域,存在着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而该区域中的岩层主要是碳酸盐岩以及其他可溶性岩石(如石灰石和蒸发岩等)构成,科学家认为,在这种区域中,“易燃易爆”的碳氢化合物能够显著增强小行星撞击的威力,而该区域中相对松散的岩层则会产生更多的细小物质,这两种因素加起来,才有可能形成“核冬天”的效果。
需要知道的是,在地球表面,像这种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的松散岩层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它们的面积加起来也只占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大约13%,其中就包含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所在的区域(如上图中的橙色区域所示)。
更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对6600万年前的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进行了3D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这颗小行星当时是来自东北方向,其撞击地球的角度为40度或60度,而这样的角度,正好可以让撞击产生的细小物质以几乎对称的比例进入平流层,并迅速蔓延到整个地球上空,进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核冬天”。对此,科学家甚至将其描述为:“这颗小行星以最致命的角度撞击了地球”。
也就是说,对于6600万年前的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来讲,它以特定的角度撞击在了地球表面的特定区域,才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核冬天”,而假如不是这样,那“核冬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恐龙就很可能不会灭绝。
由此可见,恐龙的灭绝就像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安排一样,当然了,这只是我们人类的感受,所谓的天意,应该只是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巧合,显而易见的是,假如没有这些巧合,人类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地球上,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人去讨论恐龙灭绝是不是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