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我们三易生活相关内容的朋友想必记得,我们时不时就会“考古”一些罕见的、从未发布的,或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智能手机产品。同时还收藏了不少这类机型,既可以作为工作资料,也能满足自己的爱好。
(资料图)
LG Wings的旋转屏+升降前摄设计,即便如今看来也非常惊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许多大胆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往往只会出现在一些相对小众的厂商身上、或是由小众品牌首创,之后才被整个行业广为接纳,进而成为新的“大众审美”。
相比之下,大家所熟知的绝大多数主流厂商,在旗下产品外观的设计上则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求稳”特征,通常也很难在这些品牌的机型上看到特别天马行空的手机造型。而且很多时候主流品牌的不同代次产品,在外观上甚至还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往往会让人不免怀疑设计师在新品上是否有足够的诚意。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纵观那些造型特别有创意的“小众产品”不难发现,它们的配置通常相对较低。但与此同时,这类机型的价格却绝大多数并不便宜,也就是性价比相对不高。
倒不是说这些厂商不想让产品卖得好,而很可能是无奈为之。因为众所周知的是,智能手机其实是一个严重依赖产业链、严重依赖规模效应的行业。具体来说,也就是无论“大厂”、“小厂”,他们的产品其实都不可能100%由自己的工厂来制造。而从芯片到屏幕、从摄像头到扬声器,智能手机里的绝大多数部件往往都是各大供应链厂商或代工厂的功劳。
如此一来,对于财力不那么雄厚的小众手机厂商来说,他们自然不可能优先拿到高端芯片,或是旗舰屏幕和摄像头组件的供货。而且就算拿到了,供应链卖给他们的价格,大多数时候也会比卖给主流品牌的更高。
锤子从始至终都没能解决性价比问题,虽然它确实很好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小众厂商“循规蹈矩”的去拼配置、比性能,那么他们几乎一定是没有太多胜算的。相比之下,使用特殊的、富有创意的产品形态和外观设计,不仅能在供应链上“避开”与大厂的直接竞争,而且还能支撑起更高的产品价格,从而让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这些设计买单,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利润率,让他们有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
双色的皮质+木质机身,代价却是入门级的性能水平
另一方面,则是俗话说的“船小好掉头”,这个道理其实在智能手机行业也同样成立。对于小众品牌来说,他们的消费群体可能没那么固定,所以时常切换产品设计风格,进行各种大胆的造型、外观理念探索,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
相较之下,大厂就不太可能这样了。在如今这个“粉丝营销”的时代,各大主流手机厂商几乎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相对固定的“产品特质”和“品牌形象”,所以这就造成他们的产品设计会受到这些既有印象的制约。比如换代产品之间不能有过大的外观风格改变、同一代次的不同产品间要有能一眼看出的“家族式特征”,可这些实际上都造成了他们很难去做特别大胆的“创意设计”。
Nothing Phone(1)确实好看,但性能在同期也是确实称不上好
最后还有一个细节是不得不提到,那就是虽然我们讲明了小众厂商敢于大胆对产品进行设计的原因,以及主流厂商在这个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但大家要明白的是,“不大胆设计”并不意味着一线品牌不舍得在外观部分花钱。而对于小众厂商来说,当他们在外观上强调“创意”时,本身相对孱弱的议价能力也就决定了必须是要有所取舍的。
把手机做成“奢侈品”的三星W系列,可以说是非常有大厂风格的创意设计
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大厂虽然产品造型可能不够大胆,但其加工精度、材料等级却往往不会差。反之对于很多造型巧妙,结构创新的小众品牌机型来说,糟糕的品控和不算太好的耐用性,往往也伴随着大胆的外观设计成为了“吃螃蟹”的消费者,所不得不去忍受的东西。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