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不断深入,锂电行业近年来迎来了爆发性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除了优化电池结构、提升制造工艺之外,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以便充分挖掘电极材料的容量价值。
根据浙江大学范修林教授的估算,将传统的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充电截止电压从 提升到 ,将增加大约 15%-35% 的容量。这对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非常可观的。
(相关资料图)
但是,当截止电压提升得如此之高,就会存在严重的电解液氧化分解、正极界面相变重组、材料形变开裂、过渡金属溶出等问题,从而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的急剧衰减。
基于此,范修林和合作者开始思考:能否从电解液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耐氧化、易成膜的新型电解液,既可以保证在高压正极表面的自身稳定性,又可以对正负极界面进行钝化从而抑制副反应,同时还具备一定阻燃的特性,借此可以提高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LiOTf 是一种具有高氧化稳定性的锂盐,PS(1,3-丙烷磺内酯 1,3-Propane sultone)则是一种商用的成膜添加剂。课题组发现,它们在结构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兼具不同的功能特性。而这种特殊的功能性,是由不同官能团或分子链的嫁接导致的。
受此启发,他们将 LiOTf 和 PS 的结构特性融合到一起,在保证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之下,设计了名为 TM 和 TTMS 两种溶剂分子。这两种分子具备高的氧化稳定性、优秀的正负极钝化能力,并且不易燃烧。
当将以上两种溶剂混合到一起时,课题组调配出一种电解液,并对其进行 石墨 ||LCO 和 石墨 ||NCM811 电池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也很符合研究人员的预期。
在如此之高的截止电压下,扣电在上千次循环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容量衰退,即使是软包电池也能稳定循环一千次以上。
循环过程之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产气现象,且顺利通过了针刺实验,其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1,这完全符合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电池的设计要求。
图 | 范修林(来源:范修林)
基于此次设计的新型溶剂分子,该团队认为其有望作为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和共溶剂,以用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基于本次工作的分子设计理念,也有望启发更多类型的新型电解液分子设计方案,从而在商用电解液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而在设计这种耐氧化、易成膜、不易燃的电解液之前,课题组先是研究了已经成功商业化的溶剂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
为此,他们设计了不同的结构,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计算,最后筛选并合成出上述两款比较合适的溶剂分子。
接着,他们对两种溶剂进行提纯,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混合配方实验,最后选取一种氧化稳定性和电导率综合性能最优的电解液配方。整个工作之中,课题组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模拟,佐证了所提出的分子设计理念。
日前,相关论文以《用于高压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溶剂分子设计》(Multifunctional solvent molecule design enables high-voltage Li-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1],张俊波、张海阔、翁素婷是第一作者, 范修林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马拉奇·诺科德( Malachi Noked )教授以及中科院 王雪锋 研究员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接下来,他们将根据目前的分子设计理念,寻找设计新型分子结构和电解液配方的可能,希望在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甚至是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上可以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资料:
, J., Zhang, H., Weng, S. et al. Multifunctional solvent molecule design enables high-voltage Li-ion batteries. Nat Commun 14, 2211 (2023). /s41467-023-37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