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毛景文院士、侯增谦院士,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等稀土领域核心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综合利用所”)牵头,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单位参与完成的“川滇黔相邻区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综合调查评价”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经质询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川滇黔相邻区“古陆相沉积型稀土”是一种全新的稀土矿床类型,成都综合利用所牵头完成的综合调查评价项目成果创新性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据成都综合利用所项目科研团队负责人介绍,“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赋存在川滇黔相邻区二叠系宣威组底部黏土岩系中,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平均厚度约2米,分布广泛,现已新发现找矿远景区9处,圈定找矿靶区8处,资源潜力巨大,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性行动奠定了基础。

另据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的赋存状态十分特殊,大量纳米级的含稀土矿物颗粒崁布在黏土矿物层状结构中,独特的赋存状态使该类型稀土选冶分离难度极大。成都综合利用所经过六轮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出环境友好的“纳米晶型转变-稀土靶向分离”短流程一体化选冶技术,使稀土全元素浸出率跃升至90%左右,最高达%,同时铝、硅、铁等主要杂质浸出率小于5%,工艺流程通过吨级规模连续扩大实验验证,成功制备出稀土氧化物含量大于92%的商品级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奠定了沉积型稀土矿开发利用的基础,推动了商业性勘查开发进程。

本次成果评审标志着成都综合利用所自2018年以来,历经5年调查评价与科技攻关,首次提出并明确定义的“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被正式认定为一种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新类型稀土资源,这是继离子吸附型稀土后,新发现的又一个全新稀土矿床类型。同时,成都综合利用所与贵州省相关单位共同推进找矿工作,优选了3个找矿靶区推进普查工作及区域潜力评价,已查明稀土氧化物推断资源量44万吨以上。

成都综合利用所研究团队表示,与碳酸岩型、碱性岩型稀土相比“古陆相沉积型稀土矿”在开采条件、镨钕铽镝等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占比方面明显占优;与离子吸附型稀土及深海富稀土软泥相比,在品位、规模、集中程度、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优势,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对南方离子型稀土的接替作用逐步突显。依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进一步加强沉积型稀土矿勘查开发,对提高我国稀土资源保障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盛和资源官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