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历,2001年6月13日,对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来说,都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

从签下对口支援协议的那一刻起,两所相隔千山万水、发展阶段不同的大学从此携手同行,结下了深厚情谊。


(资料图片)

22年来,在清华大学的倾情支援下,青海大学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从一所普通的西部“小透明”,发展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闯出了一条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巍巍昆仑山,悠悠青海湖,见证青海大学脱胎换骨,见证清华大学支援情深,见证东西部高校协作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在麻袋上绣出花

选派知名学者担任青海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支援青海大学的特色和机制保障。清华大学先后选派了四任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陈强、梁曦东、王光谦,一任一任校长接续奋斗,为青海大学发展带来新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青海大学的建设。

“飞行校长”李建保作为首任校长艰苦创业、“治理校长”陈强带领青海大学挺进“211”、“工科校长”梁曦东实现青海大学全部一本招生、“院士校长”王光谦带领青海大学迈进“双一流”……2022年4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史元春接过王光谦的接力棒,成为清华大学选派到青海大学的第五任校长。

这不是史元春第一次来青海。10年前,史元春到青海大学担任第三任计算机系主任。4月的西宁,春寒料峭,史元春走出宿舍,惊喜地发现青海大学校园的丁香刚刚含苞,彼时清华园的丁香正在盛放。熟悉的丁香,让史元春感到,青海大学正沐浴在春风里。

而风从清华来。

2007年,为填补当时青海大学在信息学科上的空白,在清华大学的直接帮助下,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成立,首任系主任是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周立柱教授。接受这项任务时,周立柱手里可用的资源是半栋四层教学楼以及十几名负责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老师。

师资问题是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无论是教师数量还是专业水平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周立柱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学院、信息化技术中心邀请20余位教师来青海。当时,该系大部分专业课程由清华大学教师直接授课,清华大学35人次的对口支援教师,支撑起了18门课程,部分课程与清华大学实行远程同步授课。

“这些老师把清华大学重教学的光荣传统带到了西部高原,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水平在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树起了一个标杆,为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师资队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周立柱回忆道。

史元春是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专家,她把自己比喻为“接口”。她说:“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清华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绝非一己之力可为,我只是这些巨大力量的一个接口,将愿景、能力、条件传递到青海,助力祖国西部建设。”

青海大学计算机系青年教师杜正君的人生轨迹和清华大学支援青海大学高度重合。他是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第二届学生,在清华大学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本科学业,以优异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青海大学任教4年后,他又攻读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今年夏天学成再次回到青海大学。

“我的整个求学和工作都受益于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清华人支援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选择回到青海。”杜正君说,在清华大学援青教师的带领下,他在参与重要科研项目中迅速成长。

22年来,清华大学选派了12名学科带头人挂职担任青海大学院系负责人,4批教授团指导学科专业建设,手把手指导青海大学教师上课、做科研,1000余人次的专家教授到青海大学讲课。杨振宁、潘际銮、钱易、孙家广等多位院士都曾到青海大学作学术报告。

同时,青海大学的管理干部到清华大学交流学习锻炼,清华大学接收青海大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帮助青海大学干部教师提升能力水平和学历层次。20多年下来,青海大学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从2001年的7%提高到2022年底的9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由1名增加到626名。本土培养的人才基本实现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全覆盖。

2001年的青海大学甚至连办公电脑都无法正常开启,第一台投影仪是清华大学教授宋烈侠千里迢迢从北京背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建设的超算平台,不但能够支持超算和校内其他专业的计算研究,更是承载了计算机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2016年计算机系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ASC)以来,已经蝉联三届一等奖,跻身世界前十。教育部领导曾这样形容青海大学的跨越式发展——“硬是在麻袋上绣出了一朵花”。

有特色高水平

对于青海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而言,他的校长来自清华,他的系主任很可能也来自清华,他的教材大概率印有清华大学的校徽,给他上课的老师或许从清华大学读完博士归来,他通过清华大学研发的“雨课堂”和老师线上互动……在青海大学的校园,清华大学的影子随处可见。

但清华大学也认识到,青海大学有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对青海大学而言,领跑者的路径不可复制,要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大学的办学定位。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周年之际,青海大学郑重承诺: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

从建设“高原名校”到确定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针对青海大学的办学需求,清华大学先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入对口支援行列。至此,青海大学的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都有支援高校帮扶,形成了在清华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的框架下,6所高校协同支援的新格局。

时间拉回10年前。

“我们学校准备成立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梅老师,你来当主任吧!”2013年10月,在一场光伏微电网鉴定会上,时任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向梅生伟抛出了橄榄枝。

彼时,梅生伟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在新能源领域颇有建树。王光谦说了两句话让梅生伟印象深刻。一句是说“青海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最好的”,另一句是说“在青海,从学校一直到省里,对发展新能源学科非常重视”。

于是,2014年,梅生伟挂帅组建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一个新兴的能源学科诞生在青海。9年来,梅生伟不辞辛苦地往返于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这两个相隔约1600多公里的学校,他心里更挂念那个海拔更高的。如今,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已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功能最齐全的新能源研究中心。

同样的,还有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这个实验室以高原水文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高原生态系统功能及演替规律、高原农牧业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为研究方向,为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助力高原农牧业发展贡献了青海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2001年以来,在清华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帮扶下,青海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先后组建了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生态工程”“生态学”“能源化学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专业设置与三江源生态、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地方特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梅生伟说,目前,青海大学的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草业科学、高原水利、高原农牧业和新能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学校最核心的优势。

或许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更能直观地感受到青海大学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为青海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所做的贡献:

仅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青海盐湖集团就有1400余名青海大学毕业生;青海省水电行业、农牧行业、地矿测绘行业分别有70%、70%、50%以上的技术骨干来自青海大学;青海医疗行业,特别是县级以上藏医院核心骨干,几乎全为青海大学毕业学生。

“清—青”双向奔赴

担任青海大学校长时,王光谦已经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他凭借在水沙理论以及黄河治理领域的突出贡献,被称为“黄河院士”。

从2013年到2022年,王光谦在青海大学当了9年校长,有人问他:在青海,科研是否受到了影响?

他说:刚好相反,站在高原上,看得更高了。

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看来,对口支援工作是支援和受援高校相互成就的过程。“清华大学是对口支援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对口支援工作使我们深化了对祖国西部地区的认识、拓展了学科领域、锻炼了师生队伍、收获了科研成果,提升了服务国家的能力。”邱勇说。

这一点,青海大学水电学院常务副院长、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魏加华感受很深。“对搞水利科研的人来说,青海就是一块大宝地。来到这里以后,我们不仅完成了对研究对象的转移,同时也将团队带到了这里。”魏加华介绍,团队紧密围绕三江源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空中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

青海10年,梅生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不仅因为这里的阳光雨露、树木水土为新能源研究提供了最宝贵的条件,更因为青海省、青海大学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大力支持。

“去青海后我特别感慨,很多以前没有条件做的事,在这里反而大有可为。”梅生伟介绍,团队建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度控制系统,应用于青海电网调度中心和青藏等地700多座新能源场站,近3年安全高效消纳风光电量1011亿度,全面支撑青海电网省域全清洁能源供电系列实践活动,供电区域和时长5次刷新世界纪录。

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青海冷湖,海拔4300米的赛什腾山,一座国际一流的光学天文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宽视场巡天望远镜的选址,目前主镜已经完成铸造,各分系统已陆续投产,预计2029年将建成为世界最大的光谱望远镜。而这一项目,就是在青海省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携手全力推进的。

随着对口支援的深入发展,青海大学自身“造血”能力不断加强,对口支援变成了对口合作,形成了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资源共享、共同服务区域和国家战略、共同支持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迈上新时代新征程,清华将进一步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结合青海经济社会特征、充分发挥青海大学区位优势,共建高端科研机构和重大科研平台,提升地方人才储备和科技水平,更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邱勇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秋节是梅生伟的阴历生日,他因为北京、青海两地跑,往往在阖家团圆的日子与家人分别。但梅生伟说:“青海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就是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做事业,在离月亮最近的地方过生日。”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欧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