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了聊“手机可拆卸电池要回归,却有人表示反对”这个话题。

在智能手机身上,像可拆卸电池这样,大家非常喜欢,但最终被市场淘汰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小尺寸、真全面屏、金属机身等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类手机,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但遗憾的是,今后可能真的再也看不到它们了。下面来聊聊背后的原因。

1

【小屏旗舰】

小屏旗舰在网上一直有很高的呼声,面对这样的商机,却很少有厂商去做。

直到不信邪的苹果在iPhone12系列中推出了mini版,拥有英寸屏幕,小巧精致,人见人爱。结果呢,mini版的iPhone仅仅出了两代就被砍掉了,直接原因就是市场反馈不理想。

这时候再回头来看,其他厂商明知有商机却不做小屏旗舰,确实是调研之后的无奈选择。

做小屏旗舰,最大的难题在于兼顾旗舰规格与续航。

伴随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屏幕分辨率、亮度、刷新率等参数越来越高;手机处理器性能越来越强,甚至可以在游戏中实现“光线追踪”;为了追求更强大的影像能力,相机传感器越来越大,甚至专门额外配备自研的影像芯片;通信方面,拥有更多的射频与天线模块,更多的功率放大器等等,这些都让整机的功耗增加了。

这造成的一个客观需求是,电池必须越来越大,才能满足手机发展的需要。大家也看到了,现在拥有5000mAh及以上电池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常见。

而小屏旗舰,受机身空间所限,装进各种必要的零部件后,留给电池的空间就太有限了。iPhone12mini / 13 mini的致命短板就是续航,最大也只有2406mAh电池。

号称“小屏旗舰”的小米13,使用了昂贵的高硅负极电池和MCP封装技术来提升能量密度,也才把电池容量做到4500mAh。要知道它的屏幕尺寸是英寸,实际上还难称“小屏”。

所以,在电池材料取得突破、解决续航焦虑之前,可以预见英寸的小屏旗舰将会绝迹。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小屏旗舰,如果你只想要一个备用的普通小屏手机,市场上还是有可选项的。

2

【真全面屏手机】

自2016年小米MIX发布以来,“全面屏”就是智能手机发展的主旋律。但7年过后,整个手机行业却似乎开始放弃追求“真全面屏”了。

在追求“正面全是屏”的路上,经历了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方案探索。截至目前,真正实现这一效果的“真全面屏”方案,主要有三个:双面屏、弹出式前摄、屏下前摄。

其中,前两个方案昙花一现,早已没有后续。

双面屏方案,也就是在手机背面多加了一个屏幕,主要是想用后摄解决自拍的问题,但有点过犹不及了。专门增加一个屏幕,只为了自拍,付出的代价却是:更高的硬件成本、占据更多的内部空间、更高的功耗,以及加倍的碎屏风险。

弹出式前摄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机械结构会占据更多寸土寸金的机身内部空间。

第三个“屏下前摄”,眼瞅着也要作古了。

屏下前摄,把前置摄像头放到了屏幕下面,其核心技术难点在于:前摄区域的屏幕,在自拍时要足够透亮,尽可能减少对光线进入传感器的阻挡;在显示时又要足够细腻,有足够多的像素来成像。两者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只能说靠着技术的进步,来找到完美的妥协方案。

努比亚Z50 Ultra

屏下前摄这几年只有中兴系一家还在坚持。虽然技术已经迭代多次,但前摄成像方面还是难令人满意。最新发布的中兴Axon50 Ultra,选择回归了打孔设计,让人怀疑中兴是不是有暂时放弃屏下前摄方案的打算。

中兴Axon50 ultra

@数码闲聊站 也透露,屏下前摄热度回落,直屏和折叠屏的相关产品都放弃了该方案。

不过,中兴旗下还有努比亚、红魔品牌,其旗舰产品也采用了屏下前摄方案。或许,把这个方案留给爱玩游戏根本不会自拍的男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3

【金属机身】

曾经,金属质感的手机备受追捧。今天,虽然很多人买手机时会看中框是不是金属的,但金属后壳的手机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索尼Xperia Z1的左右中框和后盖采用一体化金属设计

为什么不用金属了?

小米创始人雷军前段时间进行了科普,从2015年开始,手机厂商就很少做金属背壳的手机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金属材质的使用会影响手机信号,这是大家放弃金属机身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金属材质机身会与NFC、无线充电功能存在冲突。这两大功能已经成了手机的核心功能,因此手机厂商抛弃金属材料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第三,金属材质的设计可塑性有限,无非是亮面、哑光或是金属拉丝几种工艺。而目前流行的玻璃材质机身则能玩出更多花样,玻璃材质能做很多复杂的工艺,比如内部镀膜,让玻璃增亮、改变颜色、做渐变色。还可以在玻璃上做蚀刻工艺,做闪光砂、磨砂、光致变色、微透镜空间悬浮等等,这会使手机的设计感和精致度大大提升。除了玻璃之外,手机厂商还探索了能带来多样化手感的材料,包括陶瓷、科技纳米皮等。

聊完以上,大家也发现了,消费者喜不喜欢是主观感受,产业链方面能否实现并获得利润则是客观现实。在商业逻辑中,主观感受是要让位于客观现实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