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回顾过往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主机厂可谓身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产销量持续增长;另一边则是处于对缺芯少电(池)的焦虑之中,并为高价电池和芯片买单。
诚然,疫情三年,在部分细分领域的供应链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在高端MCU芯片和IGBT一度紧缺的情况下,主机厂不得不绕过分销商或Tier 1厂商,直接联系芯片原厂采购。许多厂家直接跟芯片厂商要货,市场也出现对“传统分销商地位是否受到产生威胁”的担忧。
在此担忧下,市场对分销商的投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目前,英唐智控、力源信息等本土IC分销商均经历一波估值缩水,股价表现不佳。那么,对于汽车产业链而言,是否已经没有分销商在“中间赚差价”的必要?
(相关资料图)
“缺芯”凸显JIT模式弊端,供应链模式亟需创新
行业周知,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中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纽带,亦是在当下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驱动格局下,帮助传统产业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在卖方市场格局下,电子元器件原厂掌握较大定价权的同时,亦导致产品的供应稳定性不足。此外因电子元器件厂商规模较大、产品更新以技术驱动性因素为主,导致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的需求传导不足,原厂无法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应用需求。
在此情况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便承担了关键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头部分销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多年行业经验,根据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技术方案、匹配电子元器件采购需求,在供应链波动风险加剧、高端电子元器件存在头部企业垄断格局下,提供成本可控、技术需求匹配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亦为原厂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技术需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
不过,在市场出现供需错配的时候,市场上也出现个别分销商“炒货”的现象。尤其是2021年-2022年期间,由于疫情、地缘政治等原因影响,一路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出现“缺芯”现象,紧缺芯片一天一个价也让手持现货的分销商们惜售,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缺芯的程度。
为了解决缺芯焦虑,车厂选择和芯片原厂直接拿货。“之前紧缺的时候,我听说国内的一些车厂高层直接跑到台湾的(芯片原厂)工程部门,就说只要把芯片给我,该做的测试你不做都行,把货给我就行。”深圳一家芯片分销商告诉集微网。
主机厂直接和芯片原厂采购的方式,也对汽车产业一直采取的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造成了冲击。
JIT模式存在的弊端是,整车企业很难与底下供应商进行接触,客户网络无法共享,也无法溯源。其中典型案例就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瑞萨工厂一度停产让车企深受影响,而车企却浑然不知瑞萨竟是其Tier 1的主要供应商,JIT方式让它们无法预判风险所在。
因此,增加终端供应链的可见性是本土汽车产业供应链主要的调整方向。小华半导体副总经理曾光明此前也指出,“真正供应链模式的改变需要创新,建立冗余机制,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芯片代理分销商如何“赚差价”?
汽车产业供应链模式的改变,也让市场愈加关注分销商模式是否会受到冲击。
“在一定的范围内,芯片原厂可能确实会适当地做一些调度,我觉得无可厚非。”前述分销商人士表示,“长期来看,芯片厂商会取得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短期紧缺的芯片,可以和主机厂直接合作,而更大范围的芯片供货调动,则需要一个缓冲池,以平衡原厂和主机厂之间的供需。”前述人士指出。
“代理分销的模式,它不是一个新的模式,尤其是对于境外的芯片原厂而言,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即使现在车厂直接上门要货,也不会对芯片厂商的销售模式产生大的变化。因为对于芯片原厂而言,他们毕竟有自己的销售架构,以及他们的市场发展方向。”该人士补充到。
对于未来发展是否会被冲击问题,国内一家大型分销商认为,最近一两年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其实反而加强了分销商在市场上的价值与地位。“事实上,车厂直接采购原厂芯片,并非只是简单的买卖交货,中间涉及大量的芯片型号,对人力、仓储、运输等系统管理能力要求高,而车厂和原厂没有这方面的精力和专业经验。”
从车用芯片数量来看,传统汽车一般单车需要500-600颗芯片,现如今汽车往智能化方向演进,芯片上车量成倍增加,需要近千颗芯片。这也确实对分销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前述分销商向集微网指出,“这也是以后芯片代理分销商的发展模式改变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它不只是负责买卖交货,而是逐渐发展为帮助原厂和客户强化供应链管理。分销商有足够强大的平台助力车企简化物料的管理,优化供应链;同时,能够帮助原厂解决掉后端供应链上出现的各种问题。”